close

By chenbeck

我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從四個月前我在五南書局裡、不經意的瞥見。
後來一直想記錄些,可惜都.......

可能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懶散、尤其是本人=ˇ=
後來發現做事邏輯真的是..."今日事今日畢"(當天接到或計畫的任務,如果沒有立即處理,真的會一拖再拖阿!!!)

好的好的,不廢話了...趕緊節錄幾句、幾段 我很喜歡的部分:

1. 不斷的超越自己

20幾歲的男人,已經站在社會競爭這場長跑的起跑線上,向前跑是唯一選擇。而事實上,能不能拿到第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不斷的超越;只要不斷的超越,就是不斷的改變自己的人生。

2. 學會控制欲望

房地產商為了迅速把自己的房子賣出去,製造了一個故事:
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一個台灣老太太同時上了天堂。
美國老太太輕鬆的說:我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終於還清房子的貸款。
台灣老太太愁眉苦臉的說:我存了四十年的錢,終於買了房子,可是我一天也沒有享受到。

就是這則故事,讓一般人意會到自己生的渺小,活的委屈。於是,提前消費、透支消費占據一般人的心理;因為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活在別人的目光裡,都活在別人的評論中,因此,這些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在剛進社會時,即使工作不穩定,存款很少,卻也一下子買了房子/開了車/手機功能愈多愈好/電腦功能愈大愈好/穿著愈名牌愈好/及時享樂等,然後變成以為別人不知道的負翁、月光族。

人生不就食衣住行四件事嗎?每個人就是追求這四樣阿,而且生命很脆弱、死亡不可預期,所以多享受一天是一天,不對嗎? 對阿!!! 那問題究竟出錯在哪了呢?!!!

這故事的欺騙性在於:一般人容易短視近利。
聰明人讓錢變成他們的奴隸,一般人卻變成錢的奴隸。
這表示,關鍵其實就在 - 投資理財的觀念,同時更重要的是,做為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20幾歲的年輕人,如果透支自己二十年、三十年的購買力和投資能力,買了一間房子,還算做了一件好事,就怕沒房子,卻把自己的收入全部花在追求時尚生活、高級的物質享受上,讓自己不但無法存錢,還負債累累。因此,20幾歲的年輕人,應該控制自己的慾望,降低自己的生活成本,讓自己的錢較多的比例在存錢而不是花錢。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20幾歲的年輕人,在這個年紀也是最青春、最活力、最有損失成本的一個10年,手裡有錢,就可以和老闆談條件,可以去深造、可以去投資,即使是輸了、賠了,大不了再重頭。

3. 學會用錢

作為20幾歲的男人,如果比別人更早的學會用錢,就會充分發揮和挖掘錢的力量,為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財富包括獲得金錢的決心、已經擁有的存款、賺錢的技能和途徑、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等。

那,怎樣做才是正確、有效的利用自己的錢??? 辦法有以下幾種:
(1) 把自己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
- 學習自己所在行業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 結交更多能為自己帶來發展機會的人

(2) 購買有升值空間的財產
- 房地產 (但前提是買得起或房貸不會影響生活、成為壓力)
- 不可再生的東西 (例如能源/當時普遍廉價的東西)
- 黃金 (最穩定的投資)

(3) 保險
- 大病和意外傷害保險
- 每年強迫自己存錢

(4) 謹慎投資
- 謹防高回報的投資
- 不和陌生人在陌生領域投資

總之:只賺錢不花錢,是吝嗇鬼;只花錢而不是正確的用錢,早晚是窮鬼。

4. 逆向分割夢想

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築物西敏寺旁邊,矗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一段非常著名的話:
當我二十歲的時候,我的理想是改變這個世界;當我三十歲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理想變小一點,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到了六十歲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們的國家,我最後的願望僅僅是改變我的家庭生活,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風燭殘年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在二十歲的時候,我僅僅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之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點事;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 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都離我們太遠。作為社會一份子,我們應該做的還是老實的做人,踏實的做事,走自己應該走的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 男人,一是要有血性,二是要有夢想和野心,三是要有腳踏實地的耐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夢想,是一種渴望,是一種幻想,但是它離妄想很近,一不小心,夢想就會變成妄想。

* 夢想是我們要捕捉的獵物,我們想要捕捉到這個獵物,就要馬上去尋找自己的獵物。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老子曾經說: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這就是告訴年輕人,財富的累積,都是從零開始;任何巨大的成功,都是從細節開始。

不論夢想離自己有多遠,總有今天可以做的事。

5. 男人就要賭一次

從小父母和老師總會提醒我們,不要賭、不能賭。因此,對我們來說,有把握的事可能都做不好,更不用說沒把握的事。

但這樣的思維習慣,導致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沒有120%的把握就很少去做。因為遇到想做的事時,首先想到的事自己的短處和不足、或是這件事的難處和不可行的地方,亦或是擔憂失敗後自己的損失和別人的評論。於是,認為自己做這件事就是在賭,而那個 -- 不能賭、害怕輸 -- 的心態就出現了,就把這件事放棄了。(然後就會開始講一些藉口或是理由、自圓其說)

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面對一件事時,總是會優先考慮不可行的一面(而不是先想可行的那一面)。

拿破崙˙希爾為了證明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思考習慣,做過一個實驗:

-------------
他讓他的學生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透過各種手段,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豐富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最後能不能在國內實現零犯罪、並廢除所有的監獄?

學生們一聽,都覺得天方夜譚,於是有人站起來說: 老師,你的想法僅僅是一個理想而已,但是絕對無法成為事實,與我們努力與否無關。國家要徹底消滅犯罪跟徹底消滅老鼠一樣難!另一個學生接著說:社會根本不可能真正實現資源的公平分配,只要存在貧富差距,就難以制止犯罪。如果在這個國家做與不做都一樣,做好做壞都一樣,會做事的人不如不會做事的人,那麼誰不選擇享受而選擇工作?結果不是國家廢除監獄,而是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座地獄。第三個學生站起來說: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反動份子,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他們犯罪,並不是因為缺少生活物質,而是對物質的占有沒有止境。

最後學生們達成一致的意見,要求老師放棄這個想法,因為這個想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不成立的,根本無法實現。

拿破崙˙希爾聳聳肩說: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對,我現在也覺得這個想法很荒唐。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昨天我和一個賭徒打了一個賭,我對那個人說這個想法可以實現。我的籌碼就是這個學校的所有權。按照你們的結論,明天站在這裡為你們講課的就不是我而是那個賭徒了。但如果贏了,那個人答應為我們學校出錢,蓋一座藏書達千萬冊的圖書館。

既然是老師一時糊塗把學校押給賭徒了,就沒有任何退路,只能想進一切辦法賭一下,即使不能贏,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學校讓給別人。萬一贏了,學校就有千萬冊藏書的圖書館,太好了!這群剛才激烈反對的學生,就像已經站在戰場的鬥士,積極的想辦法。

有同學說:聽說中國在唐朝的時候,全國的死刑犯才九百多人,犯罪率達到歷史最低點,我們應該去查查文獻,看看那時中國實行什麼政策。如果我們再把那個政策進行加強,說不定可以成功。另一個同學說:其實犯罪的根源是 比較 ,假如一個人出生,這個社會就沒有比較,可能就沒有犯罪的產生。相同年齡層的食衣住行,幾乎一樣,不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大家如果都以努力工作自豪,寄生依賴為社會不容,就不會產生犯罪了。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提供意見,最後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居然提出了數百個辦法和構想。

-------------

拿破崙˙希爾最後笑著說:同學們,這不是一次賭博,而是一次試驗。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實驗的目的:當我們認為某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為你找出許多做不到的理由。但是,當你真正相信某一件事卻時可以做到時,你的大腦就會幫你找出可以做到的各種方法。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置身於非贏即輸的賭桌前,人才會想盡一切辦法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k 的頭像
Beck

童言童語 - I got soul, but I'm not a soldier.

Be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