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chenbeck
p.s. 接續:20幾歲,決定男人的一生 (1/2)
6. 凡事都要爭取
人生可以把握的機會有很多,但絕對不是下一個。
球王比利說他踢得最精采的進球是下一個,那是因為他只要走上球場,站在前鋒的位置上,就不會放過任何進球的機會,哪怕不是機會的機會。在他的眼裡,足球是一分鐘的比賽,而不是九十分鐘。
作為二十幾歲的男人,習慣認為自己還年輕,以後的時間還很多,於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遇到稍微需要用到較多時間腦力的/沒有現成資源資料的/困難的事,就覺得做再多努力也於事無補,明天再說!下次再說!不斷的放過、錯過,等到三十歲的時候,依然一無所有。
男人,千萬不要說 「我不行!」事情沒有做之前,誰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位置決定腦袋,坐到什麼位置就會想什麼事。
7. 謹慎交友
朋友和同事,就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文環境。他們提供給我們什麼樣的環境,我們就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俗話說:「觀其友,知其人。」就是說,你的朋友是什麼層次的人,你也和他們差不多。
畢竟,二十幾歲的男人,來到五彩繽紛的社會上,這是一個有很多誘惑和欺騙、爾虞我詐隱匿而堂而皇之語推心置腹之間、附會於富麗高雅之上的社會。真真假假,不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能分辨清楚的。
二十幾歲,是人生開始轉變的時候,我們轉變成什麼,和我們與什麼人在一起有直接關係。因此,要有選擇的交朋友。朋友,不僅能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也能帶給我們災難和毀滅。( 因為,二十幾歲的男人選朋友,大部分是取決於彼此的性格、愛好、在一起的是不是談得來,主要還是看對方講不講義氣。總而言之,憑的是感覺,只要感覺好就可以。)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識別朋友,應該記住以下幾點:
- 他們接觸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 他們的生活背景和追求目標是什麼?
- 他們經常做的事情是什麼?
- 他們經常讓你做什麼?
- 他們與自己想成為的人一樣嗎?
最後,請記得:
二十幾歲的男人,是靠學習和借鑒來完善自己。如果你身邊沒有一個人值得借鑒和學習,就會自滿自足,你的人生和事業就會止步不前。
8. 關鍵十年
當我們站在二時到三十歲這十級臺階上時,一定要問自己,我們拿這十年做什麼?不要覺得這個時候做什麼計畫都還早,也不要覺得計畫是一種對我們的束縛與管制。這十年,我們應該做什麼與不應該做什麼,不是由計畫決定的,而是我們面臨的不斷變化決定的。正因為這個社會誘惑太多,變化不斷,所以我們才要計畫。而計畫的制定,建立在了解自己、了解時代需要的基礎上。
9. 不要輕忽 「學歷 」不重要
作為年輕人,學歷是非常重要的籌碼。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能多學一點就要多學一點,能進知名大學就進知名大學,能考上研究所就要考上研究所,能讀博士就讀博士,不要相信學歷沒有能力重要。
有能力沒有學歷的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我們接受好的教育,可能就會成為人才。
一個人一輩子讀書的時間並不多,適合學習的時間也不長。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應該把更多精力、心思放在學習上。儘管當時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這些無聊、枯燥的東西,但知識這東西,往往是用的時候才知道不夠...。
高學歷並不代表什麼,但有時候它是很重要的籌碼。有高學歷,就可能很容易進入一個更好的圈子,ex.杜邦、微軟、沃爾瑪、GE等世界知名企業。到這樣的公司工作過,這種工作經歷會為一個人的人生增加很大的談判籌碼,因為老闆都知道,在這些公司工作過的員工,能力是不用質疑的。
當然,並不是二十幾歲的男人都能拿到高學歷,拿不到也沒關係,那就需要我們有野心,有賺錢的慾望,有一個詳細的人生規劃和不斷調整計劃的能力。
10. 執行力
真正可以把一個人培養成將軍的地方,只有戰場,而不是講武學堂。
11. 培養預測能力
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對未來不能作準確的預測,不能比別人多想到一點點,就一定會落後他人。
預測能力,指人在生活中的感知能力、總結能力、判斷能力的綜合表現。我們可以透過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的磨練和培養,讓自己擁有這種能力。下面十種是培養預測能力的方法:
(1) 對自己想做的事高度關切
(2) 如果不知道自己做什麼適合,就要擅長觀察
(3) 尋找事物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
(4) 對自己的能力有高度自信
(5) 運用乘法思考:已知的情況X新出現的事態=預測的結果
(6) 關住別人的需要
(7) 利用自己的逆境
(8) 利用別人的失敗教訓
(9)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充沛的體力
(10) 多和專家接觸 (專家,是在指某一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或有獨到的見解。)
12. 決定成敗的十二種素質
(1) 善於學習
(2) 把一門專業知是掌握到經深的程度
(3) 正確確定自己努力的目標
(4) 對社會的反應能力
(5) 可以高品質的完成自己負責的工作
(6) 領導能力和決策能力
(7) 高超的創造能力
(8) 辨別是非的能力
(9)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10) 培養自己良好的口才
(11) 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回報社會
(12) 祈禱一點好運氣
13. 做一個情感成熟的人
(1) 平常人,平常心
- 擺脫自己的依賴性,嘗試著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任何事都要自己動手
- 勇於面對逆境,敢於嘗試,不斷奮鬥,成功之後心態迅速歸零
(2) 社會人,博愛心
- 讓無私幫助別人成為一種習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包容和接受身邊每一個人,包括他們的缺點
(3) 責任人,事業心
(4) 家庭人,多操心
* 把責任當作榮譽,把逆境當作機會
* 情感成熟的人不會以消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不會抱怨、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他知道應該學什麼,應該要什麼,並且努力去爭取。成功之後,他知道自己依然在路上,最成功的事,永遠是下一個。
14. 控制自己,就是控制未來
二十幾歲的無知、可怕之處,不是我們不能做什麼,而是別人做什麼我們就盲目的跟從。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沒做之前就已經落在別人後面了,更何況適合別人做的未必適合我們做。
二十幾歲的人,會面臨很多誘惑。別人穿名牌衣服我們也要穿、別人開車我們也要開、因為別人考碩士或留學所以我們也都要...追逐誘惑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忘了自己應該做什麼。
前英國首相,人稱鐵娘子的柴契爾夫人,是眾所周知的人物。在看到她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把個人魅力施展得淋漓盡致時,就會覺得那是我們無法企及的。我們永遠無法成為首相,更不會像她一樣,對什麼都掌控著綽綽有餘。
她這樣個性的養成,得回嗍她從小的生活背景,而主要的決定因素、是她父親對她的嚴厲教導。父親嚴格的要求讓她失去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快樂,她感到委屈,於是就去質問父親,她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去玩耍,而是必須像成人一樣,做這個做那個。
父親說:「正是因為妳和他們一樣,如果你想二十歲優秀,三十歲出眾,四十歲卓越,五十歲傑出,就必須比他們早一步做準備,你準備得越充分,與他們的距離就會愈大。這個世界有很多誘惑,所以你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你做事必須有自己的主見,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成功難,不成功未來的人生會更難。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你也去做或是想去做。不要因為怕與眾不同而隨波逐流,大家都在做的事,對他們一生來說,未必是有益的。」
15. 現在就開始:為自己定一個目標
二十幾歲的男人,不是沒有目標,而是目標太多,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總認為一切都還來的及,明天再做也不晚。選擇時猶豫不決,機會前患得患失,結果便是混了一天又一天,混了一年又一年。
二十幾歲是輸得起的年齡,但是不要把
「混」和「輸」這兩個概念混淆。
「輸」是有了計畫,在實施中失敗了;「混」是沒有計畫,或是有計畫沒有實施。輸沒什麼可怕,每一次輸我們就離計畫的實現近了一步;混,只會把計畫混得離我們愈來愈遠,直到把計畫從自己的記憶裡忘記。
同時有兩個目標就不是真正的目標。二十幾歲的男人應該一次只會自己建立一個目標,然後給達成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裡要麼成功,要麼放棄。成功了收穫一筆財富,放棄了收穫一份清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