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y chenbeck

本來自己的夢想是成為會說故事的人,但此時此刻卻有些徬徨?或說是遇到思想上的挑戰?

記得國高中時的國文老師常說:寫出好文章的人,必是經過一番苦讀、閱讀過各種類型的文章、背誦反芻,然後下筆成章。就像是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後來我拿自己做實驗,在大學指考前夕,把洪鍾老師的作文導航、選出了約10篇背誦,背得滾瓜爛熟,而後的每一次模擬考,總能應對每個題目、將所背的文章東取一段西取一段、再加上自己一點整合與轉折詞語,讓每一篇既有「起、承、轉、合」又有文藻華麗的修辭與構句」,幫助我從一開始作文滿分 30 只得約15分到每一篇都 25 起跳,非常大的突破!

後來到了大學,因為無名小站的興起,網誌部落格人人有、文章就流於小學寫日記般的流水帳,雖說偶爾雜感穿插、寫出動人心弦的好文章,但,訴說感情與真摯的回憶、那個人寫不感性?因為真實就是美。可惜的是,大學的時光就這麼流於...喜歡看文章,卻沒有好好學習。

一個好友也是一個老師告訴了我,學習的方法:最高段的是教」、次段的是模仿」、一般的是不斷的重複與練習」、最低段的是「單純的聽課」。一樣的,我又拿自己做了實驗,在高中時、也在大學時,透過家教和補習班,結果當然是證實了這個模式,我認為很正確。

為什麼會回想到這些曾經呢?我問我自己。
答案很簡單,因為對於說故事、對於寫作,我有夢。但,我忘了讓自己不斷學習。

於是,我開始看文章、看書、看大小的影評、看各式領域的知名部落格 ( 我最喜歡 酪梨壽司MMDays總幹事黃國華耕讀筆記...etc. )。我喜歡他們寫日誌或分享時的用字、語氣,重點是:內容中肯且每一篇都有肉讓人吃! ( 這我真的很難做到...難道就是所謂的經驗、歷練不夠?我想是吧。或是,這是需要天份的。)

我也曾想過,要如何快速的衝起人氣?咦?為什麼要衝人氣呢?文章應該是一種抒發或紀錄吧,
寫給人看的就不自覺得會改變一些你知我知的東西。
但我還是給自己一個答案 - 文章的類型要充滿
關鍵字」,概分兩種型:
A 迅速派
- 色情
- 八卦
- 流行時尚
- 漫畫
- 電影

- 演藝
- 食物
( 例如 艾瑪[隨處走走]amy&anthony的網路日誌魔鬼甄與天使嘉christabelle的異想世界 - 迴紋針等)

B 觀點派
- 經濟
- 財務
- 國際 (例如 全球之聲)
- 資訊 (例如 電腦玩物
Fun New Run High㊣軟體玩家 等)
- 教學型 (例如 各式英文教學、數學...etc. )

應該還有其他的分類方式,只是這是我的二分法。
如果要玩迅速派,最重要的就是要常常更新、迅速中肯且可做廣告效果的內容;
如果要玩觀點派,那就要有脈絡分明的寫作格式,並且有訊息、有觀點、讓讀者產生黏著性,而這種黏著性、主要在於知識性的。

文字,是一種說服?我再度的問我自己。
我突然想到有一句話這麼說:需求是被創造的。
然後又想到一年前科管所的教授問我:科技創造需求?還是需求創造科技?
好吧,我沒有答案。若硬要說,那就像電影本身在傳遞一種訊息、一種導演希望大家體會他想傳遞的訊息。

海角七號」我沒看,雖然我知道那是個好電影。有看的人都說好,甚至有人說:要看才是支持國片!沒看不是台灣人阿!」我八成是因為有人說了這話,才堅決不看的,儘管我知道那是個好電影。這年頭,連自由選擇」都要被人管!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某黨一天到晚喜歡區分是否為正港台灣人了,都他們說的算?!

看了一篇文章,心中有所感,不喜歡的也變喜歡了;
看了一個感動人心的影片,心中有所感,前一分鐘大啖魚肉後一分鐘阿彌陀佛。

訊息正在被無形的傳遞。一個假的紀錄片,若沒有敏銳與理性判斷,很容易被導演牽著鼻子走,就像是著名的Dark side of the moon」記得被台灣某媒體拿來報很大」可惜事實是假的,所以那名記者實在很蠢。不過,畢竟是新聞,也許耍蠢也是炒新聞。

文字,是一種說服?也許吧。
從前的文字,有詩有意境;現在的文字,主打廣告與工具。雖然,也沒什麼不好,也許這就是社會的變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ck 的頭像
Beck

童言童語 - I got soul, but I'm not a soldier.

Be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